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图片
如何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以福建省华安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5-07-14    来源: 【字体: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让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农业强国的鲜明底色;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农规发〔2024〕27号),进一步明确了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近些年,各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对县域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治理路径、技术路线进行了有益探索,涌现一些务实管用的好经验、好做法。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运用“对比算账”工作法,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农业绿色发展的优势,统一了思想认识,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一、华安县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性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他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是形象地揭示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不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这给地方政府如何平衡、把握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对待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二)发挥区域绿色农业优势的必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创造性提出了农业观、大食物观,强调山海田一起抓,发展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的大农业。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进一步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福建省始终牢记嘱托,先后发布《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广“五节一循环”模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任务清单的通知》等文件,鼓励发展节地型、节水型、节肥型、节药型、节能型农业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持续推进临海蓝色、闽西北绿色、闽东南高优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华安县隶属福建省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漳州市北端,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5%,发展高质量绿色农业既是福建省农业发展的题中之义,又能充分利用省域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 

  (三)推动华安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福建省第二大江——九龙江贯穿华安县全境,绵延全境107公里,占流域面积44%,并流向厦门市和漳州市,使得华安县成为厦漳两地重要的水源这给华安县农业发展带来制约。根据华安县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乡镇仅允许就地加工靠原材料且不造成污染的农产品,工业项目全部移至经济开发区。在这个规划下,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事关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事关流域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生命健康,事关华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二、华安县利用“对比算账”工作法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做法与成效 

  华安县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关键点,构建了以“对比算账”为核心,集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支持保障为一体的治理工作方法,为当地干部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思路,也推动了县域治理方式的创新。 

  “对比算账”工作法关键在于以下4点:一是通过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症结、工作重点和群众真实需求;二是对比决策优劣,帮助干部明确工作方向,群众统一思路;三是在决策过程中,运用真实的案例、详细的数据算账,系统、科学地研判政策效果;四是通过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对比算账”后的政策执行。 

  结合农业发展绿色全面转型,华安县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九龙江农业生态系统治理,构建流域生态共同体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性、整体性决定了必须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流域上下游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华安县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全力推进抽水蓄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用好用活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科学划定华安国家森林自然公园等重要生态保护区,严格整改各级各类专项督察中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2016年,毗邻九龙江的丰山镇,一度有2000多生猪养殖户,给水体带来较大污染。华安县干部运用“对比算账”工作法,给生猪养殖户算了“生态账”“长远账”“健康账”,及时有效地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并为拆迁养殖户提供了就业渠道,养殖户积极响应了政府的规划要求。 

  (二)推动农业产业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华安县利用“对比算账”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细算茶叶发展账,决定坚持“兴茶富民”;华安县专门印发关于茶产业提质增效的相关文件,组织开展农药安全使用、农资打假、茶叶农残超标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引导茶农改进茶园种植技术修复茶园生态环境逐步从粗放型的茶园耕作转向精细化的科学管理;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有机肥施用推广、绿色茶园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华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以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看清“路子”、尝到“甜头”。如今,华安县依靠特色生态茶产业成功打造“华安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北溪乌龙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等荣誉称号,茶叶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产值约10亿元,茶业从业人员近7万人,茶农均增收8%以上,茶业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三)推进农业生态产业化,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农村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华安县有国家森林公园、地热温泉等自然资源,又有畲族文化、大地土楼等人文风景,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为把乡村变美、人居环境变好,进而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当地干部运用“对比算账”工作法做了大量工作。20世纪90年代,新圩镇官畲村还是交通闭塞、环境脏乱差的穷村,但当地政府调研发现,官畲村与外界联通少,畲族语言、民族服饰、畲歌对唱等畲乡传统保存很好,可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村干部就给村民算“法律账”(私搭乱建违法)、算“经济账”(有了好的村容村貌,再加上民族特色、生态优势,才能有钱赚),带头拆除自家圈舍。在村干部带动下,全村村民无偿让出自家土地,建成畲族风情广场、省级生态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如今,官畲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庄规划完整,房屋鳞次栉比,外墙装饰精美,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在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核心区仙都镇大地村,村里先后组织多批干部群众到永定土楼、南靖土楼参观学习,摸清华安的优势、差距,计算土楼活化利用的投入产出比,农民群众明白了土楼活化利用的好处,不仅顺利完成征迁工作,还利用种植的水稻、油菜花等打造“春耕水满田、秋收黄金稻浪、大年油菜花海和土楼稻梦空间”农业景观,供游客观赏、拍照、研学,让生态“高颜值”变经济“高价值”。 

  三、华安县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启示 

  (一)坚持走群众路线 

  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增进群众感情、把准群众脉搏、精准服务群众,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华安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群众方法引导群众、带动群众参与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二)牢固树立系统思维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农民生活和生态建设,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华安县全局谋划、综合施策,因地制宜探索适合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类型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坚持生产生态协调、增产增效并重、政府市场协同,实现了增加供给、提高收入、保护生态的有机统一。 

  (三)坚持创新引领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农民群众观念更新、技术更新,更需要政府机关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华安县总结提炼“对比算账”工作法,让当地干部了解农业绿色发展的工作方法,让群众认可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并积极参与到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工作中,为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治理路径选择。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2025年6期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
  • 信息维护制作: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霍营黄平路209号 邮编:102208 联系电话:(010)59197726 传真:(010)59197726
  • 京ICP备18016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