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旧版  |   English

 您的位置:

合作社风采
“花枝山”重生记
2020-06-19 《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字体:

  屯堡乡花枝山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大峡谷入口,东临清江,西枕铜盆水山。全村287户997人,土地面积6.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00亩、林地面积7700亩。犹如硬币,花枝山村曾有着“青山绿水”“穷山恶水”对比鲜明的两面。一方面,山清水秀,飞瀑千丈,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一方面,山高坡陡,绝壁百里,离市区仅十几公里,却不通公路、自来水,物资进出全靠人力或骡马驼运,村民住的是土墙瓦房,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80%的农户处于贫困状态。转变始于2009年,刘小英来到了花枝山村,建起茶叶加工厂,成立茶叶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有机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让茶产业风生水起。10年发展,全村茶园面积达2000多亩,合作社成员有300多户,“花枝山”茶品牌在市场享有盛誉,花枝山村成了富裕村,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寻根“花枝山”,刘小英来到了村里 

  刘小英是恩施市龙凤坝镇人,长期经营茶叶生意。2005年,她留意到有不少客户询问购买“花枝山”茶,这个品牌自己却几乎没听说过。她到工商部门查询,了解到这是当地供销社于20世纪80年代注册的商标,曾被评为“湖北名牌”,目前处于停业状态。该商标正好到期,原注册单位没有续展,于是刘小英将她注册了下来。 

  注册“花枝山”后,刘小英决定到该品牌茶叶的原产地花枝山村追根溯源。几经辗转,刘小英到达了这个位于深山里的村子。站在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低矮破旧的土房,地里种的是玉米、红薯、水稻等传统作物,只在田埂边有一些茶树。刘小英去一户农家拜访,对方告诉她,因为种地挣不了几个钱,年轻人都离开了,留下了老幼病残在家。农户煮了一碗面条招待刘小英,这在当时是村里待客最好的食物,刘小英满怀感激,决心要在这里扎根,把“花枝山”品牌发扬光大,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她收购了一些鲜叶,回去后加工成茶,请河南、安徽、上海的茶商品鉴。河南的茶商品完后问“这茶多少钱一斤?”刘小英试探着说120元,茶商一拍大腿说“有多少全给我!”这让刘小英坚定了经营花枝山茶大有可为。 

  2009年,刘小英筹措500余万元,成立了恩施花枝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做好服务,同年10月,成立花枝山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建立茶叶基地。自此,她与花枝山茶、花枝村民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天赋“花枝山”,好山好水好硒茶 

  花枝山村位于北纬30°,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森林覆盖率达77%。茶叶基地从海拔460米到900米,层层叠叠分布于丛林中,形成了茶、林共生的生态环境。 

 

  花枝山茶叶基地为砂质土壤,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pH4.55.5,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百年老茶树“三蔸半”就生长在基地的半山腰。尤为难得的是,当地拥有罕见的独立硒矿床,这为花枝山茶增添了一道耀眼的“富硒”光环。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孕育了独特的花枝山茶。采摘花枝山茶树的幼嫩芽叶,经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外形微卷显毫、色泽翠绿,汤色清澈明亮,花香扑鼻、甘甜可口、回味悠长。如今,全村茶叶基地通过有机认证800亩、绿色认证1000亩。2016年,花枝山茶叶基地被中国优质农产品服务协会授予“优质农产品基地”称号;2018年,被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纳入“三增三减”绿色健康栽培示范基地。 

    

 

  

  舞动“花枝山”,产业链做好茶文章 

  公司:龙头带起来—— 

  在整个花枝茶产业链中,花枝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担当着技术指导、加工、营销的角色。公司依托合作社,指导农户建设茶叶基地、按照统一标准管护茶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高于市场20%以上的价格对鲜叶进行收购,并按销售额的5%进行二次返利。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以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生产花枝茶、恩施玉露、恩施硒茶三大系列50多个品种茶叶。2018年,为方便农户销售鲜叶、保证鲜叶质量,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花枝山村新建9000多平方米茶叶加工厂房,拥有6条生产线,年可加工茶300吨。2019年,加工厂房正式投入使用。 

    

  

  如今,公司成长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评为“湖北省文明诚信私营企业”“恩施市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基地”。 

    

  

  合作社:龙身连起来—— 

  2009年合作社成立后,刘小英与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讲道理、算细账,说服了52户村民首批入社,每户以100元入股。 

    

  

  村民以前种茶树,一年四季都在施肥、摘茶。合作社成立后,指导成员科学管理。一是开展技术培训。聘请茶叶专家对成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印发《有机茶园栽培管理》手册。组建技术专班,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二是统一采购生产资料。合作社对生产资料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发放,每年都要垫付100余万元。三是注重养树保苗。茶园1年最多有23个月摘茶时间,其余的时间都在养树保苗。四是茶园实行“五化”。即品种良种化,推广优良品种“龙井43”,覆盖率90%以上;除草禁药化,采用人工和机械除草,推广防暴晒生态型防草布防草技术,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肥料有机化,只施农家肥、沼液沼渣、枯饼肥和合作社统一采购的有机肥及专用肥;防控绿色化,使用统一采购的生物农药,同时采取LED杀虫灯、诱虫色板、性诱剂等手段杀虫;卫生洁净化,随时清理和处理茶园生产生活垃圾,鲜叶装载物品、摊放地点和方式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 

    

  

  在合作社指导下,基地茶苗成活率从30%上升到90%,茶叶产量由150/亩提升到450/亩,每亩收入6000元以上,累计为成员增收8000多万元。2014年,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9年,成为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首批试点。 

    

  

  农户:龙尾摆起来—— 

  村民的茶园入社后,仍然由自己经营,其中种植10亩以上茶园的大户就有20余户。村民周学培,以前靠赶马车为生,刘小英动员他发展有机茶园,如今有茶园14亩,年底可分红3000元左右,在茶园保树季节还可以务工挣钱,年收入达10万元,走上了富裕路,还培养女儿上了重点大学。如今,花枝山村民出去打工的很少了,都在家经营茶园,成员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还带动周边1500多名贫困村民实现增收。全村有240户人家住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混结构小楼房,山泉自来水全部到户到家,水泥路通组到户。 

    

  

  再造“花枝山”,品牌估值近亿元 

  为将“花枝山”品牌推向全国,刘小英背着茶叶各地跑。2011年冬,刘小英经朋友介绍,来到北京马连道茶市场,与一个大茶商约定见面。她在寒风中等了4个小时,却没等来茶商,电话联系也被挂了。委屈的泪水在刘小英的眼眶里打转,但她强忍着不让掉下来,默默地离开了。“梅花香自苦寒来”,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的“花枝山”茶拥有经销商80余家,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专卖店、体验馆,仅北京就在多个地段设立了专卖店。同时,组建“花枝山”茶电子商务销售团队,构建了“体验馆、专卖店、电商”三大平台,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这些年来,“花枝山”茶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国内外茶叶评比10个金奖、1个一等奖、1个畅销奖和两届“中国名优硒产品”奖。“花枝山”被授予“湖北省著名商标”荣誉,2019年品牌估值近亿元。 

    

  

  情系“花枝山”,初衷不忘共小康 

  “花枝山”茶源于花枝山村,情系花枝山村民。无论是公司还是合作社,自成立的第一天起,都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帮扶贫困户,先后吸纳了66户贫困户入社,采取多项措施给予帮扶。一是免费提供生产资料。从2014年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提供肥料,后来还免费提供防草布。二是提高二次分红比例。贫困户二次分红比例为交易额的8%,比普通成员高3个百分点。三是增加贫困户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2017年,公司在屯堡乡政府、恩施农村商业银行支持下,与花枝山村60户贫困户达成“投资分红贷”协议,协议贷款600万元,每户每年享受分红6000元;2018年,公司与花枝山等3个贫困村达成股权收益分红协议,联结贫困户200户,每户每年享受股权收益分红480元。四是优先安置就业。不少贫困户白天在家采茶,夜间到茶厂务工,年收入超过3万元的不在少数。贫困户陈汝伦等5人,经过几年培养锻炼,成长为公司业务骨干,工资待遇优厚。 

  据统计,20142019年,公司用于精准扶贫的总投入达216.16万元,惠及了花枝山村96户精准扶贫对象;合作社分红返利及无偿提供肥料投入达32.48万元,惠及66户精准扶贫对象。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的是贫困户摘帽,2019年花枝山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生态“花枝山”,景美茶香游人来 

  满山的茶园绿了,“花枝山”茶香了,一些人慕名前来游玩。合作社顺势而为,从2017年开始,利用“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这一黄金旅游路线,打造生态茶园观光旅游品牌,推广“游生态茶园、品花枝山茶”。于是,村民们除管理茶园外剩下的时间有了事干,闲置的房屋有了用途,茶园产生了新的价值,农民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3年来,花枝山村建成了约200平方米的观景台,正在建设集展览、销售、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园。茶叶漫山遍野,茶园景色宜人,游客络绎不绝,茶农喜笑颜开。每年接待参观者及游客近3万人次,带动餐饮、民宿、农副产品销售近200万元。下一步,合作社打算将全村的民宿整合起来,成立一个民宿合作社,把吃的特色做出来。 

  2019年底,花枝山村茶园面积达201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5.7%,年产干茶130多吨,茶农鲜叶销售收入1420多万元,亩均收入0.71万元,户均茶叶收入达4.9万元,村民靠茶产业年收入超10万元的比比皆是。花枝山村茶叶基地建管、茶叶加工、茶旅融合等常年直接用工达12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2%;鲜叶采摘季节,带动周边临时用工达2万人次以上。全村95%以上居民住进了新楼房,户户通了公路和自来水,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乡风文明程度大大提高。10年里,花枝山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变成了绿水青山、茶园飘香、生态宜居、茶旅融合、文明富裕的靓丽村庄。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一个地方,一定要有自己的支柱产业,否则就像一个假体,没有造血功能。幸运的是,花枝山村找到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刘小英告诉记者。对于刘小英自己来说,这些年的努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16年,当选恩施州政协委员;2017年,被恩施州授予“脱贫攻坚榜样”荣誉;2018年,被授予湖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2019年,被授予湖北省“三八红旗标兵”荣誉。 (刘华彬)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2020年第5 

 

点击排行榜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
  • 信息维护制作: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霍营黄平路209号 邮编:102208 联系电话:(010)59197726 传真:(010)59197726
  • 京ICP备18016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