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旧版  |   English

 您的位置:

合作社风采
高台:农民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2019-04-30 甘肃张掖网 【字体:

  眼下,正值春播春种时节,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金土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会琴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合作社今年计划种1000亩辣椒,600亩玉米制种,还有黄豆、菜心、胡萝卜制种。”贺会琴介绍,合作社有2000多亩地,她不仅自己下地干活,还要组织前来打工的村民分片捡拾地膜、平地施肥,为春种做准备。 

  东联村依托前几年成立的金土地专业合作社,2017年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全村2780亩土地全部参股。如今的东联村村民,不仅是合作社参与分红的股东,还能在自家地里打工挣钱、拿到土地流转金。“我有十几亩地和一些荒地,流转费6000多元钱,年底就给我们结清了。闲的时候到流转的地里干干活,一天还能挣一百多块钱。”村民朱生军乐呵呵地说。 

  连日来,康翠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基地也是一片忙碌景象。今年合作社培育的各类蔬菜苗长势喜人,工人们一边间苗,一边整理钵盘准备装车发货。“每年销售蔬菜1000多吨,销售额在1500万元左右,主要销往新疆、青海、甘肃本地的各大农贸市场。”合作社理事长刘兴红告诉笔者,近年来,合作社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育苗技术愈发成熟,产出的“康翠”蔬菜走俏县内外市场。目前,合作社已在高台、临泽设立了十多个蔬菜统一收购点,带动了一万多户农户发展设施蔬菜。育苗管理阶段,每天的用工量达10多人,每天发放工资就要1000多元。 

  “基本上一天100块钱,时间长工价也就涨起来了。”巷道村村民陈丽兰由于家里耕地少,便选择到康翠专业合作社就近务工。她告诉笔者,去年零散打工的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 

  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干部向烨明介绍,目前,高台县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04家,涉及种植、养殖、林果、土地、农机等多个领域,带动了全县近25000多户农户抱团发展。 

  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也让周边农户种上了“订单田”吃上了“定心丸”。 

  “我种的4亩辣椒今天就种完了,有合作社收,不愁卖不掉。”罗城镇河西村村民邓有军去年种植了3亩订单辣椒,亩均收入达到了3600多元,今年他又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 

  新坝镇曙光村村民赵祖国也忙着打理新栽植的洋葱苗。“我今年计划种7亩洋葱,都是订单,一吨900块钱。”他说,种植的洋葱都和脱水蔬菜厂签了合同,不用为销路发愁。 

  地处祁连山浅山区的新坝镇,农户种出的马铃薯品质好、产量高,但由于农户单打独斗打不开市场,好货却愁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新坝镇上坝村村民许国健带头成立了奇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接管的方式与定西马铃薯研究所、陕西榆林大地种业等企业合作,打破了马铃薯难销价低的困局。目前,合作社以资金、土地、折股量化等方式吸纳了211户社员,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1103户农户种上了订单马铃薯。 

  “去年我在合作社分红四千多块钱,农闲的时候在合作社打工挣了一万两千多元,自己家里还养了些羊、牛,一年收入总共有两万多块钱。”新生村建档立卡户石兴海去年把自家的33亩土地入股到了合作社,提起入社的好处他赞不绝口。和石兴海一样仅在奇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年年都能享受到分红的建档立卡户还有25户。“2018年我们合作社纯收入是100万元,建档立卡户分红12万元,入股社员分红26万元。”许国健说。 

  据了解,近年来,高台县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吸引广大农户加入到“订单农业”产业链上来,大力发展以花卉、蔬菜、玉米制种、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订单农业,同时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确保种植收入稳步增加,实现了农民和合作社的互利互惠。今年,全县订单农业面积预计达32万亩。 

  作者:周淑云|来源:甘肃张掖网 

点击排行榜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
  • 信息维护制作: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霍营黄平路209号 邮编:102208 联系电话:(010)59197726 传真:(010)59197726
  • 京ICP备18016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