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旧版  |   English

 您的位置:

合作社风采
032.河南·郸城县培康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8-10-07 中国农民合作社编辑部 【字体:

  郸城县培康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是一家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销售、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主营业务的组织性服务机构。合作社一直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职能,努力壮大基地规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合作社自创办以来,一直依据“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走出了一条“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的生产购销模式。在合作社管理中引入现代经营理念,推行科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群块优势和技术优势。

  一、创新发展促带动;

  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合作社成员从最初成立时的220人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人,传统怀山药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300亩发展到现在的悬空种植怀山药3000多亩,黑皮冬瓜由最初的爬地瓜500亩发展到现在的棚架黑皮冬瓜20000多亩;大蒜有最初的3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脱毒无公害大蒜种植20000余亩、辣椒从最初的5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0余亩,土豆、晚秋黄梨、葡萄、莲藕、辣椒、生菜球、花生、豌豆、艾草等种植面积也都逐步到达千亩以上的规模。目前合作社有200亩以上的无公害大蒜种植基地3块,200亩以上的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2块,500亩以上的艾草种植基地3块,200亩以上的辣椒种植基地2块,500亩以上的黑皮冬瓜种植基地1块,2000亩的高标准良田优质麦品种繁育基地1块,建基地做示范,有力地带动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合作社社员及种植基地主要分布于丁村乡、钱店镇、宁平镇、汲水乡、吴台镇、张完乡、秋渠乡、东风乡、等16个乡镇。

  二、搭建市场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为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合作社使成员由分散走向了联合,由散而乱无序走向了规范统一,推动全县形成了有序流畅的农产品流通格局。郸城县培康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头连市场引客商,一头建基地连农户,实现了生产流通的组织化。管理、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期间,主动联系市场,经过多年的诚信合作和交易往来,培康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广东壹康食品有限公司、梅州市伟诚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天津兴跃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大学、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等多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及科研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传递市场信息服务,稳定市场销售平台,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会员在销售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效保护了社员与合作社的利益,实现了双赢。

  三、开展各种服务,切实为群众谋利。

  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将开展好各类服务,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最大限度地为会员为群众谋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合作社累计引进学习新品种、新技术6项。山药深松起垄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山药产量大大增加,亩产上万斤。黑皮冬瓜棚架栽培技术是协会极力推广应用的又一项实用技术。合作社在示范的基础上加以推广,让该技术在当地广为应用。晚秋黄梨问世以来,它以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佳、耐储运、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及广大群众的喜爱,合作社积极推广黄梨密植丰产技术,使广大果农收益匪浅;

  2、开展市场信息服务。合作社与电视台共同开办了《三农直通车》栏目,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发布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680余期次,市场价格信息560余期次,保证了农产品的正常流通销售等信息需求。

  3、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合作社近年来累计为贫困户开展各类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及农村电子商务技能人才等培训120余期,受益群众17000人次,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劳动技能,增加了种植效益,积极与贫困户对接,为贫困户出点子,想门路,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帮助贫困户融通资金提供购销服务。近年来,合作社向社员及贫困户无偿提供周转金及农机具服务,直接受益贫困户73户;合作社资助帮扶贫困家庭学子9人,连续9年高考期间提供爱心送考车辆免费累计接送高考学生上万名;帮扶贫困户再就业26人。合作社每年拿出部分盈余资金、购买生活用品慰问农村生活困难的老、弱、病、残、孤寡、五保老人等,为扶贫攻坚及各类公益活动先后投入30余万元。

  四、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增强社员科学种植管理技术

  郸城县培康种植专业合作社自成立那天,起就把普及农业科学种植技术、作为提高社员科学种植技术的重要手段。合作社先后投入了近50余万元,建立了标准化的科学惠农服务站。服务站拥有固定室内活动场所520平方米,科技图书800册,各类技术期刊杂志8种,农民技术培训室面积120平方米,并配备有电视,电脑、投影仪、土壤肥料测量仪等电教设备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展示台。室外建科普画廊20余米。测土仪两台,并依托科学惠农服务站,累计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1200多例,配方施肥面积6300余亩。为提高社员科学素质,除狠抓社员的特种作物生产技术培训和田间作业管理外,还经常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科学技能比赛,科技成果展评等活动,积极参加每年的“全国科普活动日”和“农业科技活动周”;免费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多份。通过这些大型群众性活动,社员素质明显提高,合作社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

  五、合作社近几年来的成绩

  郸城县培康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先后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被河南农业大学授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被河南省科技厅评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被周口市政府授予“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放心食品生产企业”“市建设先进单位”;“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市三品一标示范企业”、被郸城县政府授予“爱心助学先进单位”、“爱心送考先进集体”“捐资助学爱心企业”等。合作社所属的大蒜、山药种植基地被评为“市先进科普示范基地”,合作社农产品被河南省农业厅检测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并注册了"培农康"无公害商标。

  好风凭借力,扬凡正当时。十九大为我们农业农村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未来日子里,合作社全体人员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为合作社发展勤奋工作,为民众积极谋福,为郸城县早日建成和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排行榜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
  • 信息维护制作: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霍营黄平路209号 邮编:102208 联系电话:(010)59197726 传真:(010)59197726
  • 京ICP备18016363号-1